2025知行奖学金 | 袁音:智轨驭行优能效 科研报国践初心

发布日期:2025-07-24

个人简介

袁音,共青团员,系统科学学院系统科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树凯教授、杨立兴教授。曾获“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资助、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博士期间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控制领域开展研究,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篇(顶级SCI论文6篇、一类SCI论文2篇),成果涵盖自动化领域顶级期刊Automatica、交通运输管理领域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等。获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受理、公开2项。主持中央高校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01以兴趣为始,以坚持为证

早在本科阶段,袁音便对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作为“双一流”学科,交大系统科学专业依托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优势,在城市轨道交通优化、智能调度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袁音在本科期间便了解到交大的学术声誉,并决定将系统科学作为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奋斗目标。在交大的优越平台和导师李树凯教授、杨立兴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袁音在博士期间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优化与控制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会议室里的人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02科研之路,感恩前行

在读博期间,袁音也曾遇到过课题瓶颈,常常感到焦虑和迷茫。每当面对难题或进展缓慢时,李树凯教授和杨立兴教授总是能及时给予她指导和鼓励。不仅帮助她理清思路、梳理科研框架,更鼓励她跳出思维局限、拓展视野。导师的悉心指导让她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她突破瓶颈,找到解决办法。袁音深刻体会到,得遇良师是她科研道路上最宝贵的助力。与此同时,她也将这份感恩转化为行动,热心帮助师弟师妹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耐心解答师弟师妹的疑惑,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团队中,大家常常一起讨论科研中的难题,分享彼此的心得,互相鼓励与启发。课余时,大家会相约骑车、打球,闲聊琐事,放松心情。这种团结友爱的氛围让她感受到了科研之外的温暖与支持,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信念。

03深耕科研创新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袁音聚焦轨道交通智能管控关键领域,深入探索,重点解决了动态扰动环境中列车节能调度与控制一体化技术难点,在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协同发展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其中一项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自动化领域国际顶级TOP期刊《Automatica》。所研发的实时调整控制方法在基于北京地铁亦庄线的实验中有效降低运行能耗3%-5%,为地铁系统在复杂运行条件下实现节能低碳运营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案。

四年博士期间,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顶级期刊论文6篇、一类期刊论文2篇。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等多个奖项。

04拓展国际视野,活跃学术交流

“良好的交流是迸发思想的助推剂。”为了解相关领域前沿工作,袁音积极参与系统科学大会、中国运筹学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下,赴米兰理工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留学期间,她也深受国外导师的影响,以发散思维讨论科研结果,仔细总结科研方法,并与海外轨道交通运输管理及运筹优化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深入合作,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优化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与该校及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团队等就公共交通智能调度优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合作发表学术论文,形成多项国际合作成果。

图片包含 文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05坚守科研初心,书写青春答卷

袁音始终以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投身公益与社会服务。她曾赴延安参与红色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重点中学参与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参与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志愿服务,协助组织考核与学术交流。作为审稿人参与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等多个国际SCI期刊的同行评审工作,认真履行科研人员的学术使命。

袁音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幸运能在北京交通大学深造,感恩在硕士和博士阶段遇到了恩师李树凯教授、杨立兴教授,以及团结友爱的团队,在科研中找到了热爱与使命。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一直激励着她,也让她深刻理解了:真正有意义的科研,不仅源于问题,更应回馈实际。她始终坚信: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未来,她将继续扎根交通强国战略前沿,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做一名有情怀、有温度、有担当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突出事迹摘要

2021级系统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李树凯教授。博士期间共发表/录用学术论文14篇,以第一作者/学二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录用国际顶级/权威SCI期刊论文8篇(含顶级论文6篇、一类论文2篇)。成果涵盖自动化顶级期刊《Automatica》、交通运输管理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授权软著1项、受理和公开发明专利2项。主持中央高校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曾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