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支撑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学校决定组织研究生参加“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机构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名称:China Graduate AI Innovation Competition)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2025年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由中国海洋大学承办。
二、大赛主题及参赛作品
本届大赛主题为:AI赋能,智创未来
围绕人工智能创新主题,进一步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举办以“AI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本届大赛将秉承“创新赋能”原则,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海洋、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农林、社会治理、教育养老、环境保护、司法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大赛赛题由开放命题、地方赛题、企业赛题组成,参赛队伍可自主选择赛题类型。开放命题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题目可自拟。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重点考察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展示;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重点考察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落地的潜在价值。地方赛题及企业赛题相关通知见附件。本届竞赛设国际参赛组,具体参赛方式,另行发布。
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兴趣及技术能力任选一个类别参赛,同一参赛队员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类别。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要求、开发指南与规范。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选择应用场景并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展示其应用潜力的参赛作品。
三、参赛对象及方式
1.参赛对象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的本科生均拥有参赛资格。参赛选手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审核报名参赛资格。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单位具有对参赛人员资格进行抽查的权利。
2. 参赛方式
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且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参赛队伍队长须为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允许跨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参赛队伍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通过资格审查后,在大赛期间不得更改团队成员和排序,以及指导教师信息。
四、作品提交要求
大赛分为校内评审、全国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团队名称、提交的作品材料中不得体现学校、学院或导师等影响比赛公平的信息。团队信息以初赛报名信息为准,一旦通过资格审查整个大赛期间不得更改团队成员、指导老师信息。
1.校内评审及全国初赛
(1)形式为线上参赛评审。
(2)参赛者须根据赛题作品规范提交参赛作品简介(无模板,300字以内)、项目文档(基于标准模板完成项目内容的详细阐述,参考附件)、项目视频(充分展示团队成果,参考附件)、其他辅佐材料(技术可行性、产品尽职调查报告等项目相关内容)。
(3)本次大赛鼓励原创性工作,作品的核心创意和主要开发过程须在大赛期间独立完成。
2.全国决赛
(1)形式为线下参赛评审。
(2)参赛者须通过汇报和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作品开发流程、技术概要、创新要点和潜在应用价值,具体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
五、赛程安排
1. 校内赛报名
时间:截止至2025年7月31日。
内容:参赛团队须于该时间段在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并接受参赛资格审核。参赛项目团队填写报名表,在截止日期前将报名表发送到指定邮箱。
2.校内赛作品提交
时间:截止至2025年7月31日。
内容:参赛队伍须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项目计划书和参赛作品简介等,参加校内评审。
3.校内评审及结果发布
时间:2025年8月15日前。
内容:参赛队伍须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项目计划书和参赛作品简介等,参加校内选拔赛评审。
4.全国初赛作品提交
时间:2025年9月1日前。
内容:根据校内评审意见完善参赛作品,参赛队伍在截止日期前按照参赛要求进入大赛官网 https://cpipc.acge.org.cn/提交参赛作品,由承办单位负责参赛作品收集统计和联系工作等。
5.全国初赛评审与晋级结果公布
时间:2025年9月2日-9月28日。
内容:进行初赛评审,并于2025年10月上旬公布决赛名单。
6.全国决赛评审
时间:2025年10月28日-30日。
内容: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进行现场路演及答辩评审。
六、奖项设置
(一)大赛组委会层面
1.奖项设置及奖励
本届大赛将设一等奖(前3名设冠军、亚军、季军奖)、二等奖、三等奖。
(1)一等奖奖金:
冠军1名,奖金5万元;
亚军1名,奖金3万元;
季军1名,奖金2万元;
冠亚季军之外,其他获得一等奖队伍,每队奖金0.5万元;
(2)二等奖奖金:获得一等奖队伍之外,其他进入总决赛并参赛队伍,每队奖金0.2万元;
(3)三等奖名额:其他初赛前35%以内参赛队伍,颁发获奖证书。
2.华为赛题专项奖名额及奖金
共15队,合计奖金10万,分设一等奖、二等奖:
一等奖5队,每队奖金1万元;
二等奖10队,每队奖金0.5万元。
3.青岛市赛题专项奖名额及奖金
共15队,合计奖金10万,分设一等奖、二等奖:
一等奖5队,每队奖金1万元;
二等奖10队,每队奖金0.5万元。
4.优秀组织奖
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杯。
5.优秀指导教师奖
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证书。
(二)学校层面
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设立了研究生参与“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奖励计划,获奖具体金额根据学校最新办法执行,同时,还将收录于《研究生光荣册》。对于指导教师,根据《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奖励办法》(校发[2019]4号)第十二条:指导研究生参加“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获奖,对竞赛指导教师进行奖励。指导研究生参赛并在总决赛获得奖项,学校将颁发“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指导研究生参赛并在总决赛获得奖项,学校将根据获奖级别收录于《教师节光荣册》。如政策调整,按学校最新政策执行。
七、报名及作品提交方式
校内赛采用电子邮件报名的方式,各参赛队伍下载报名表(见附件1)、作品提交规范(附件4)、作品提交模板(附件5)等文件,在截止日期前以“校内选拔—组长姓名”为邮件主题,提交参赛作品简介、项目文档、项目视频、其他辅佐材料打包压缩发送到bjtucitxxb@163.com。
八、其他事项
1.校内联系人:
郑老师010-51684833 邮箱:xqzheng2@bjtu.edu.cn
陈老师010-51683649
2.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cw/hp/2c9088a5696cbf370169a3f8101510bd,赛事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3.学校资助参赛队伍费用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4.有报名意向的参赛团队请扫码加入微信群聊,方便沟通校内及大赛事宜。(若失效,请加第二个微信备注“竞赛-姓名-学院”,邀请您进入群聊)。
附件1:“华为杯”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报名表(校内报名用)
附件2: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赛题
附件3: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华为赛题
附件4: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初赛作品提交规范
附件5: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项目文档模版